2008年11月28日 星期五

國家暴力未平,校方暴力又起?

  昨日從媒體報導得知,某些校方反對學生以「野草莓」之名在校園內推廣活動,甚至不惜干擾、阻礙她們在硬體上的使用,為此,我除了感到不滿,更多的是不解。巧合的是,正好在一年前的這個時候,管中祥教授寫了一篇〈年輕世代,勇敢走出藍綠!〉,文中提到的甚少關心公眾事務的「草莓族」,在整整一年後的今天,「進化」成既自嘲又勇於從自嘲中走出的「野草莓」。在此,我呼應這樣的「進化」,以校方、學生及社會三方為著力點,強力反對「校方暴力」的任何干擾和阻礙。

  民國七○年代,學生打著「反權威」的旗幟從校園內步上街頭,為台灣的民主化歷程立了塊里程碑;今天,喊著「反濫權」口號的學生要從街頭轉進校園、繼續深化訴求,卻備受刁難。試問刁難學生的校方:請問你們在畏懼什麼?畏懼成為運動「幫兇」,還是畏懼學生擾亂校園秩序?當今政府首長似乎很投機地將他們的「燙手山芋」推託給校方,而部分校方竟順應著「情勢」,以「政治離開校園」的說詞包裝著陳腐、過時的管理者姿態,今天行使干擾得勢,明天豈不進而打壓?在「暴民」論述之後,誰又知道哪天會來個「暴力學生」論述?

  「一流大學」的指標,相較於俗氣的SCI、SSCI點數等,校園內多元的聲音能被表達、聽見,而不被干擾,或許更為重要及有實質的意義。學生一方面扮演喚醒校園內更多學生的公共事務熱情之角色,而另一方面,學生更是民主教育最務實的學習者及推動者。透過校園內學生與其他人的互動、對話、爭論,社會關懷與民主能力才得以實踐,這不僅是政治的積極面向,也是政治的必要面向。由此重新反省「政治離開校園」的說詞,或許能帶給校園內的民主實踐者更多的啟發與謹慎。

  「學運」最重要的社會定位及世代意義,在於她正在進行「社會紮根」的工作。依我這次的切身經驗,這工作既不神聖又不浪漫,但「社會紮根」做為台灣社會的當務之急不無正當性,何以解?眼前惡劣的藍綠對立不僅限於政治版圖上的畫分,更是早已深入社會內部,社會本身就是強烈矛盾、衝突的根源,而台灣民主發展的困境自然也無法置身事外。人權、民主要從身為學生時做起、從校園內自己身旁的人做起、從日常生活中做起等,這便是「社會紮根」的具體方法,唯有從發展民主的社會關係做起,我們才可能期待良性民主政治的到來。

  以校方、學生及社會三者共同做為反對「校方暴力」之由以後,不忘提醒自己與野草莓:人權的內涵是關懷,民主的內涵是尊重,當我們能跳脫既有對立、落實更廣泛的對話與實踐時,才能真正展現我們的「野性」。更不忘提醒「校方暴力」:當你們無意反省「學運」在校園內的政治積極面向及「社會紮根」面向,卻又愛替人扣個「草莓族」的大帽時,誰才「草莓」?我們何不乾脆一起來成立個「草莓國」?

(作者為曾柏嘉 國立清華大學研究生)

1207野草莓全台大會師!

1207野草莓全台大會師!

(轉錄自野草莓運動行動網站)

十一月六號至今,三個禮拜過去了,我們還在自由廣場。

這些日子來,全台各地的野草莓活力依然充沛。台北有同學進入囚籠表達抗議,為人權送終;高雄野草莓熱情地高唱野草莓戰歌;台中野草莓建立了人權之牆;新竹則有人權影展。

每天晚上,各地的靜坐場就是直接民主的實驗室,我們暢所欲言,毫不保留,說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國,也挑戰了別人的烏托邦,野草莓的未來,在夜晚裡不停的滾動著,我們以青春為輪軸,在彼此的心中,劃出一段共同的生命軌跡。我們與社運團體、人權組織對談,觀看紀錄片、寫信聲援國外的政治良心犯。廣場上,真的很不一樣了。

另一頭,嚴密的辦公大樓內,執行「協和專案」的警政人員平調暗升,馬英九總統為警方執法過當背書。校方禁止印有「野草莓」字樣的文宣發放,拒絕租借器材給「野草莓相關活動」,阻撓申請辦理。我們驚覺,侵害人權、箝制言論自由並沒有隨著陳雲林離台而停止,國家機器與校園內無形的暴力繼續師出無名、猖獗地挑戰台灣人民捍衛自由的決心。

行政濫權的畫面歷歷在目,我們猶記當時的驚訝與憤怒。親愛的朋友們,請帶著初衷回來吧!縱然長夜漫漫,但我們已經整裝待發,等待黎明破曉時的一擊。

十一月二十九號下午,簡錫堦先生將在自由廣場講授非武力抗爭的課程,請大家呼朋引伴,一同實際操演。

十二月七號,全台的野草莓,讓我們走出帳棚,一起上戰場!

2008年11月20日 星期四

11/18~11/20愛你‧人權影展在交大

「愛你‧人權影展在交大」

這不是墨子說的,兼愛非攻。也不是,一種輕易而普遍的人生價值。

野草地人權影展,歡迎您一起在新竹的夜裡,珍惜身邊的幸福,好好地去愛。

地點:交通大學工程二館前大草坪

11/18(二)17:30- 20:00
影片:火線任務/人權宣言
導讀人: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 柯朝欽教授

11/19(三)17:30- 20:00
影片:雪域之南
導讀人: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 潘美玲教授與西藏人權人士札西

11/20(四)17:30- 20:00
影片:Occupation
導讀人: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 呂欣怡教授

歡迎蒞臨

如有進一步問題或資訊請上網新竹行動網站查詢,或寄信至信箱actionhsinchu2008@gmail.com詢問詳情。

寒冬中的溫暖:愛你,人權影展



雖然寒流來、氣溫低,但同學們的熱情不滅:)


感謝同學們熱情參與~11/20還有最後一場~請把握機會~

2008年11月17日 星期一

1115心情

  2008年11月15日,我來到了自由廣場,參與了野草莓學運。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參與的政治運動。我們違反了集會遊行法,心裡其實是恐慌的,但是我們的訴求是:修改集遊惡法。惡法非法,我們要站出來!

  陳雲林來台期間,台灣警察不允許民眾攜帶國旗、舉雪山獅子旗,甚至闖入唱片行,強制關掉正在播放的台灣民歌,這樣的行為,就像是戒嚴時代重返一樣,激起了一群教授和學生的不滿。11月6日,他們發起了「野草莓學運」,提出了三大訴求:

一. 馬總統、劉院長道歉
二. 警政署長、國安局長下臺
三. 修改集遊惡法

  學生們集結在行政院前抗議,卻被警察用粗暴的手段抬離,之後轉向自由廣場,開始了靜坐。(在這裡我要補充,一位被警察抬離的學生說,當他們回到台大後門,下了警車,一位計程車司機尾隨在警車後面,對學生說:「走,我載你們回行政院去。」之後又不肯收錢,說:「你知道嗎,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只是賺錢。」)

  學生們忍受風吹雨打、寒流來襲,忍受網友的嘲諷、媒體的刻意抹綠,卻仍堅持到底,不僅在台北,台南、台中、新竹、嘉義、高雄各地的學生也起來響應,雖然人數不多,但在網路上也出現了支持的聲音,在海外,如:美國哈佛大學、德荷的留學生以及香港的學生們,也紛紛連署表達了支持。靜坐現場更是有民眾不時過去加油,參與靜走、提供物資,處處可以聽見「野草莓,加油!」的聲音。

  我在網路上關心了這個活動一個星期,因為適逢期中考,並沒有到現場加入他們,但是我看到許多反對者非常無禮的嗤笑謾罵,只會用具攻擊性的字眼侮辱別人,只會將我們的訴求套上政治色彩,卻不試圖理解我們、不提出反對的理由,一味責罵我們:「不想讀書,只會在那裡吃喝玩樂。」試想:有哪一個人,喜歡在寒流來襲又下著雨的日子裡,在一個地方坐了一個星期,只單純為了吃喝玩樂?這樣的控訴,對我們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所以我決定,在11/15這個日子,北中南野草莓大會師的時候,加入他們。

  11月14日,我從台中回來,看到一位先生在看自由時報,因此和他借了政論和新聞版來看。下車之後,我們聊了一會,提到了我想去自由廣場的意念,他說:「加油!台灣有你們這些熱情的年輕人,有救了!」

  大學生不應該只關心自己,我們已是成年人了,該關心的,是國家大事。

  11/15下午一點30分,我走出捷運中正紀念堂站,心裡其實很擔心也很緊張,我只有一個人,沒有人陪伴,我該直接進入靜坐現場,還是找尋台中場的人一起靜坐?如果被警察抬走怎麼瓣?這時,我看到一群來自新竹的學生,熱情地招呼我加入他們,一位女生(她讀研究所)告訴我:「如果發生什麼事,躲我後面,我會保護妳。」無來由地,我覺得可以相信她,在這裡的人,是為了相同的信念而聚在一起的,對於彼此,有著強烈的信任,這樣的信任,就好像相處很久的老朋友,令人倍感溫暖。

  兩點多,我們一起到了靜坐現場,舉著「戒嚴傳統,全新感受」的布條,沿途有外國人在照相,我想,國外的媒體,竟比國內的某些媒體,還要關心我們的這個運動,感動之中,還是多了些無奈。

  靜坐現場除了學生,還有許多的民眾來聲援,熱情地幫我們加油打氣。陽光很強,我們戴上了斗笠和口罩,安靜地聽著演講。之後,除了北中南各地的代表上來講話、亮出信物之外,還有教授演的行動劇,我記得飾演劉兆玄的教授不斷要飾演馬英九的教授「挺住啊!挺住!」很爆笑,也有些難過。這種事情,政府官員不願意理會,還說:「挺兩天就過去了。」把我們的訴求拋諸腦後,讓人覺得十分悲憤。他們挺兩天,我們就要一直撐下去!

  下午3點10分,有三位學生自願進入寫有「集遊惡法」、「國家暴力」、「行政濫權」的籠子裡面,要在裡面關24小時,但是今天我卻看到有人惡意評論「有大猩猩耶!」、「被關還那麼開心!」、「拉在裡面會上新聞!」讓人覺得非常難過。政府漠視人民的訴求,逼得人民不得不用這樣的手段表達不滿,卻有人是它為一齣鬧劇,以沒品的言論叫罵:「你們丟盡台灣的臉了!」但是國外的媒體是用正面的態度來報導這樣的運動,何來丟臉呢?

  下午的學生行動劇、合唱野苺之聲、學生和民眾的感言(有位阿姨說到哭了,弱勢族群的聲音,政府聽見了嗎?),我就這樣坐了五個多小時(沒椅子),腰和屁股非常的痛,走路也有些跛了,這讓我非常佩服那些從頭坐到尾的學生,誰說,草莓族不能吃苦?

  晚上,當我要離開之際,有兩位學生戴著面具,拿著「肥草莓學運,募款買便當」的海報,來到現場。主持人很有禮貌的請她們發言,學生很有風度的鼓掌,不過她們不肯說,最後在民眾不滿的抗議聲下,兩位同學由野草莓的學生護送離開,「絕對沒有暴力行為發生,也沒有警察介入」,為何新聞總要隨便亂寫呢?

  回家之後,非常激動,網路上又有人在罵,馬英九先生暗批我們沒水準,因此寫下這篇。

  最後,我要謝謝新竹的野草莓,清大社會的研究生,願意接纳我,讓我和他們一起靜坐,並陪著我一起去廁所,因為「絕對不可以落單」,我們雖然不認識彼此,但我們在一起。

(作者為麒麟 中興大學資管系一年級)

人民是我們的導師,人權是我們的共識


人民是我們的導師,人權是我們的共識

  請容許我先將時間回溯至日本殖民統治時期。1926年2月在《臺灣民報》第92、93號連載著篇小說,內容是一位叫做秦得參的菜販,為了家計他從事過長工、佃農等工作,不過卻因為殖民經濟的剝削,不得已離開土地並且到鎮上謀生。除了透過娘家典當物資取得少許資金,秦得參也向鄰居商借來一支新的秤桿。某次在市集上做生意,秦得參不識巡警索求賄賂的企圖,因而觸怒「大人」,除了秤桿強遭棄擲,也被巡警記下姓名。隔天,秦得參就被同一位巡警挐回衙門,秦得參的妻子趕赴衙門,以賣菜的所得將他保釋出來。可以想見的,贖回了典當物以及買支新的秤桿來賠償鄰居,秦得參終日辛勤的所得應該是所剩無幾,就在這「人不像個人,畜生,誰願意做。這是什麼世間?活著倒不若死了快樂」的絕境中,作者留了個開放的結局,秦家傳來了燒冥紙的哀鳴,而市集也謠傳某位警吏被殺死。

  或許大家已經猜到,這篇小說是賴和的〈一桿「稱仔」〉,小說中有個關鍵是巡警索賄不成,憤而將新的秤桿拿來檢視,怒言「不堪用了,拿到警察署去!」「稱仔」原本是衡量用的準則,其實就像法律一樣,卻因為巡警惡意專斷的詮釋,而變成迫害民眾的工具。

  11月3至7日陳雲林先生來訪,或是焦慮、或是疑慮的群眾走上街頭表示不歡迎的聲音,我注意到的是,維安的警力以「有威脅陳雲林先生安全之虞」的理由,而做了許多強勢的管制。很不幸的,11月6日(週四)晚間爆發了流血衝突,衝突就像爆炸的壓力鍋,先前勢必是示威群眾與維安員警相互施加壓力,我不敢確定是否有惡意人士使用暴力加以挑釁,但是少數民眾主動且違背相關刑法的責任,是可以交給司法予以釐清。換言之,民眾的「暴力」有法律來規範,但是國家機器的暴力呢?

  讓我們來做一個今昔對比,這次員警的管制動作,認定三人以上攜帶國旗、穿著特定顏色或旗幟的衣服走上街頭、以及播放某些歌曲……等行為可能產生威脅,因而有粗暴的盤查、損毀、沒收、淨空、禁制、驅離甚至拘捕。但我們不禁質疑,何以這些行為會威脅來訪的陳雲林先生?如果我們的維安系統(民眾允許國家的合法武裝)如同如小說〈一桿「稱仔」〉中的警佐一樣,無限上綱來擴充解釋「法律」,面對如此「執法」的國家機器暴力,手無寸鐵的民眾又將何去何從呢?

  我所認知的野草莓運動三點訴求,「立法院立即修改限縮人民權利的『集會遊行法』」即是針對執法員警所援引的惡法;再者,兩位治安機關的主管「警政署長王卓鈞、國安局長蔡朝明,應立刻下台」,承擔政治責任是樹立良好政治倫理的契機。最末,代表國家的「馬英九總統和行政院長劉兆玄必須公開向國人道歉」,馬總統與劉院長的道歉,除了是為國家暴力侵犯基本人權來道歉,更是對國家機器的實際執行者,宣誓政府捍衛人權的決心。

  這次陳雲林先生來訪引發了不一樣的「噪音」,噪音的存在正是臺灣民主價值的展現;如果執政者執意驅離「噪音」,製造一片祥和的假象來迎接訪客,無異於戒嚴的幽靈再現。人權、民主(權)正是臺灣主權的展現,也是臺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談判的最後底線。馬總統與劉院長的道歉也是宣誓捍衛主權的決心,何以陳雲林來訪讓不少群眾走上街頭?最終極的恐懼,恐怕是憂心臺灣三權(人權、民權、主權)受到侵犯,而這種恐懼是以全民總統自居的馬總統不得不正視的。

  最後,我們再回到小說。1925年12月賴和完稿時,原本只是以秦得參自殺作結,而沒有加上秦得參襲警的橋段。此刻我們非常幸運,無須像秦得參以「暴力」的手段來抗衡國家機器的暴力,往好處想這凸顯了臺灣法治及人權狀況的進展;往壞處想,我們也憂心臺灣的人權狀況倒退到小說中的情形。賴和在後記寫到「這一幕悲劇,看過好久,每欲描寫出來,但一經回憶,總被悲哀填滿了腦袋,不能著筆」,以知識份子的優勢,賴和觀察到並且紀錄了「強權行使的地上,總會發生的事」。同樣的,野草莓學運雖然由學生觸發,但絕不是菁英領導、啟蒙的姿態,我(們)更期待這是全民的社會運動。新竹(以及遍地開花)的靜坐現場邀請公民朋友前來參與,在這場公共論壇形式的「靜坐」活動中,我們的「安靜」是用以回應官僚政府的傲慢,更是用以抗議國家機器對於人權的侵害。在「靜坐」活動中,大家的爭辯、討論、詰問反而是身為學生的我(們)最佳的民主課程,我們深信:在這個民主課堂上,人民是我們的導師,人權是我們的共識。

我們不是高傲的滋事份子,我們是以人民為師的知識份子。
掌握權力的執政者向無力的群眾致上謙卑的道歉,有這麼困難嗎?
臺灣.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蔡文斌
2008年1月17日 風城

[新聞]高雄野草莓突襲嗆馬 警拉扯追逐

自由時報:原文連結


高雄野草莓突襲嗆馬 警拉扯追逐

〔記者侯承旭、林孟婷、徐夏蓮、吳世聰/綜合報導〕總統馬英九昨晚南下高雄參加晚宴,在附近靜坐的野草莓學生發動突襲嗆馬,與警方拉扯追逐。

馬英九昨晚六點五十分抵達高雄漢來飯店,在附近靜坐已經一週的野草莓學生聞訊後,分別騎機車及搭乘接駁車要到飯店嗆馬,要求馬英九回應學生的訴求。


喝令下車 否則別想畢業

三名學生搭上前往飯店的接駁車時,便衣警察也馬上進入車內,下令駕駛不得開車,並要求學生立即下車,否則「大家都別想畢業」。學生們立即下車,又轉攔計程車要到飯店,計程車運將也遭員警制止不得開車。

此時,學生們步行的方式往飯店出發,員警一路尾隨,學生又攔了計程車,員警竟以肉身擋在計程車前方,運將馬上轉彎甩開員警,一路朝飯店加速前進,當車子距離飯店僅一百公尺時,計程車就被警網團團包圍。

員警要求三名學生下車接受盤查,學生們見狀拔腿就跑,與馬英九的維安人員在小巷追逐,有女學生的包包被扯破,直到馬英九離去後,才停止追逐。學生強調,馬英九宣稱願意與學生對談,卻派出大批維安人員阻止學生接近,展現執政者的傲慢,未來學生會全國串連,以突襲的方式嗆馬。

野草莓學運在高雄市城市光廊已經靜坐達一個禮拜,昨天下午包括勞工、教育、性別、身障、原住民、生態等社運團體,在學生靜坐現場大會師,高喊「社運加草莓、人權不倒退」。

而在台南成功大學光復校區前的野草莓學運學生,有部分學生因為應付期中考試及北上支援,顯得靜坐人數減少許多,還是有許多民眾前往加油打氣。
嘉義地區大學生發動在二二八紀念公園靜坐的野草莓學運持續進行中,累計到十六日傍晚已經有近八百人連署支持。

中部地區野草莓學運昨天在台中市市民廣場舉行「滿週紀念」,靜坐學生的陣容越來越大,聲援的民眾也越來越多。

--

延伸閱讀:警察執法過當資訊整理